-
陈宗荣对宗教工作中六对矛盾认识的新思考
长期以来,好与坏、友与敌、多与少、左与右、内与外、实与虚等六对矛盾,始终困扰着我们对宗教的认识与态度,影响着我国宗教工作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宗教理论和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着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重新思考、观照这六对矛盾,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宗教问题、妥善处理宗教事务,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好与坏...
-
陈国符先生学术年谱
摘要:陈国符先生在道教研究的诸多方面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本文依据文献史料,摘取先生重要经历和学术事迹,撰成陈国符先生学术年谱,评析陈国符先生“辨章道教学术,考镜《道藏》源流”的独特研究方法,总结其在道教历史文献和道教科技研究等领域的杰出学术贡献。 【作者】盖建民[1] 杨子路[2] 【作者单位】[1]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2]西南大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期刊】《世界宗教研究》...
-
阳宅风水源流考略
张志春 人类自从摆脱天然穴居,开始营造居室以来,如何选址,如何布局,营造什么样的房屋更适合人类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所谓“阳宅”的学问。 中国最古老的典籍《尚书》和《诗经》就有周文王在岐山选址和周公、召公为周成王修建东都洛阳的记载,《汉书·艺文志》中已有形法家《宫宅地形》二十卷的记载。但汉、唐以来,专门记载阳宅造法的图书大都已经轶失,清代乾隆年间广搜天下图书典籍...
-
门神
过年除了贴春联、放爆竹之外,很多地方在过年时,为了驱邪辟鬼、保平安会在门上贴一个东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门神。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门神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 门神其前身是桃符,又称“桃板”。古代人认为桃木乃是五木之精,能辟鬼邪,故从汉朝时就有用桃木做辟邪之具。有的在桃木上刻上吉利文字,有的则刻上图形,分别形成春贴与年画。 随着纸应用的广泛...
-
钟离权十试吕洞宾
据《吕祖志》记载:钟离权为了观察吕洞宾是否有修道的素质以及毅力和勇气,准备对吕洞宾进行了—系列的考察和考验。他一共进行了十次考试和考验,它们分别是: 钟离权十试吕洞宾 一试:一天,洞宾出远门从外面回到家中,突然看到全家人都病死了。但洞宾并不显得悲伤,他认为这是人的自然归宿,没有什么好悲痛的。他去买好了棺材,准备将家人安葬,这时死者又都活过来了。见家人活过来,他也无所谓,也没有感到有多高兴...
-
金允中上清灵宝神学思想初探
【作者】 孙梦曦;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摘要】 宋末著名道士金允中所著的《上清灵宝》是研究唐宋以来道法仪式渊源流变的重要资料,其史料价值已获多位学者的承认。然而,金氏的神学思想价值却尚未得到深入探讨。金氏的神学思想主要有两大精华:维护洞玄灵宝经典——尤其是一卷本《度人经》——之神圣权威与实践指导效力;维护中古以来道教的箓阶―法职制度,强调道士之名号必须遵制不逾矩;有四大要素...
-
重新定位主体2014年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动向
近年来国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总体上处于旧的热点逐渐消失,而新的热点尚未形成的转换时期。在新现象与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解释与指导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这是中西方学者共同面临的大问题。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发现2014年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呈现出了某种活跃态势。从各类哲学前沿问题表现出的特征看,哲学思考开始把目光转向人自身,套用一句杰姆逊的话...
-
重庆市创新民族宗教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全力维护安全稳定
重庆市民宗委创新工作机制,狠抓重要节日、大型活动、敏感时间节点等的矛盾纠纷排查和分析研判,及时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全力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安全稳定。 定期对全市民族关系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判,认真梳理排查民族领域影响稳定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做好预警预防,仅2014年就妥善处置涉及少数民族人员的矛盾纠纷33起、宗教来信来访41起,维护了民族团结、宗教和谐。通过加大与区县(自治县)、高校及公安、市政...
-
道教龙门派
徒穆十三房:赵、何、陶、顾、五房定海真人无后;极、谭、採、孙、何、冯、张、埃各位真人。吾祖师:东华帝君姓王名玄甫,得老夫子之传为群仙之首,自纷少阳帝君,陕西人氏,在中南山银阳洞以道授钟离少阳,系六月十五日生,十月六日上升。正阳帝君姓钟离名权字云房,陕西省咸阳人氏,为将军,因用兵失利入中南山,遇少阳授以此道,隐于晋州羊角山,道成后,称“天下都散汉”。汉后君于库水以道授洞宾。正阳系四月十五日生...
-
道教音乐无为的妙韵
道教音乐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艺术,在曲调和演唱方式上,无不渗透着道教的无为之旨和自然清净的审美情趣,因此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老子说“大音希声”,这恐怕是对音乐之美最好的概括了。“希声”乃至“无声”,但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内涵,因此“希声”才能谓之“大音”。“大音”是天乐,也就是合乎天地自然之道的最美好的声音;而之所以“希声”,是因为最美的音乐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灵去感悟。“大音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