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丹

    一草一天堂,一丹一世界。 灵音三千旬,橐龠五百年。 与天同其寿,与月同其辉。 享尽仙家乐,当须用心斋。...

    时间:2024-12-20
  • 从芈月传看先秦时期的原始宗教

    《芈月传》是时下流行的“宫斗剧”,剧情以战国时期为背景。电视剧不同于历史研究著作,自然有戏说的成分,否则也不会让广大观众“喜闻乐见”了。不过《芈月传》多少还是反映了先秦时期巫术与原始宗教的某些形态。 在电视剧中,芈月一出生就厄运连连,起因是楚国太史令唐昧夜观天象,预测芈月是“霸星”,将来会成为一代“霸主”,结果芈月降生后被发现是女儿身。楚王听信谗言,继而认为芈月是不祥之人...

    时间:2024-12-20
  • 从社会学角度看宗教的发展与走向

    众所周知,任何社会要保持稳定并且使社会生活继续下去,决不可能仅仅依靠社会成员的共同认识甚至共同利益,而要依靠形成了制度的被人们能够共同遵守的条例和准则,也就是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包括社会习俗、道德态度和社会控制,它是人的产物,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的一种积淀。宗教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宗教要保持其稳定性和连续性,也就是说要能够生存下去,是否也需要一种规范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时间:2024-12-20
  • 从民间宗教实践感知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主任陈进国力耘于民间宗教领域,成果卓著。其新书《救劫:当代济度宗教的田野研究》近期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结合深刻的理论反思、丰富的田野资料与历史文献,以民间的信仰实践为线索,以“济世度人”为焦点,揭示了活跃于闽粤赣诸省、港澳台地区乃至东南亚华人社区的生机勃勃的宗教实践。 什么是实践中的中国宗教?如何从民间宗教? 大致来说...

    时间:2024-12-20
  • 从宗教学研究看二十年来中国的道教文学研究

    近20年来,中国的道教文学研究表现出三个重点: 一是道教文学的内容分类研究,二是文人与道教关系研究,三是文学创作与道教关系研究。本文从这三方面考察《宗教学研究》所发表的论文,就其特点进行评述。并且采用统计方法,对《宗教学研究》和相关刊物进行对比研究,论述20年来中国道教文学研究的状况和发展趋向。 上世纪80年代,在交叉学科研究开始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的浪潮下...

    时间:2024-12-20
  • 人生百年终有一死在庄子看来比起生命的延续更重要是什么

    生与死,是人生历程的起点与终点。漫漫人生就如一条不归之路,唯有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才能坦然地面对无处不在的死亡阴影。 《庄子》里始终探讨一个人类永恒面对的问题,即生与死。庄子有很多关于生死的故事,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他在妻子去世的时候鼓盆而歌。正如庄子说的,“古之真人,不如说生,不知恶死”,古代那些真正领悟生命真谛的人们,并不觉得拥有生命有何可喜之处,也并不觉得死亡降临之时有何可怕之处。...

    时间:2024-12-20
  • 人生所为因其内心而定

    一、 人生之所为,因其内心而定。 有一句话叫:“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对于人生来说,内心存在的主宰就是塑造人生结果的根源,正所谓:人只能看见自己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 并不是他没有看到其他更大事物的机缘,而是他的心成了人生的障碍,阻碍了他看到其他更大的世界。 庄子说过这样一句话:故足之于地也践,虽践,恃其所不蹍而后善博也;人之于知也少,虽少,恃其所不知而后知天之所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时间:2024-12-20
  • 云龙山观烧得云字

    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 陨霜知已杀,坯户听初焚。 束缊方熠燿,敲石俄氤氲。 落点甘泉烽,横烟楚塞氛。 穷蛇上乔木,潜蛟蹑浮云。 惊飞堕伤雁,狂走迷痴麏。 谷蛰起蜩燕,山妖窜夔羵。 野竹爆哀声,幽桂飘冤芬。 悲同秋照蟹,快若夏燎蚊。 火牛入燕垒,燧象奔吴军。 崩腾井陉口,万马皆朱幩。 摇曳骊山阴,诸姨烂红裙。 方随长风卷,忽值绝涧分。 我本山中人,习见匪独闻。 偶従二三子,来访张隐君。...

    时间:2024-12-20
  • 于两难中见大英雄看新编历史京剧武帝刘彻

    新民艺评丨张震:于“两难”中见大英雄——看新编历史京剧《武帝刘彻》 有许多粗通文史的京剧观众,他们认可老戏属于“说戏”或“戏说”,专注于唱念做打是否道地、表演程式是否工整等。而对于新编历史剧,他们除了同样注重表演,对其反映历史的真实与否十分看重。上海京剧院的《武帝刘彻》正是要面对这样一批对文史、对京剧都比较懂行而又有较高要求的观众,必须考虑在两个小时内,如何能在历史和艺术的“两难”中叙述...

    时间:2024-12-20
  • 丹道吕洞宾

    吕洞宾丹道之纯阳祖师[清]傅金铨注 【注:道分三乘:初乘、中乘、上乘也。到最上一乘,无所作为。从三关逆返,至扑地声离胎,再返至元年之初,此时声臭俱泯,廓然太虚。一旦露出乾元面目,释氏谓之得证实相,于以见初中之必有作为也。还丹者,丹本我之故物。还者,自外而还于内,从彼而还于我,去而复返,失而复得之辞也。七乃火之成数,阳动极而静,阴静极而动,动静相推,互为其根。炼丹之道,就极静中,寻觅动机...

    时间: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