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5大天机人生5忌
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一书,暗含五大天机,指明人生五种禁忌。 第一忌:积怨 《道德经》里讲:“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怨恨可以化解,怨气却无法消散。 总是勉强自己,去包容别人; 哪里还有心情,去好好做人呢? 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总有人劝你: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却很少有人告诉你: 怨气积小成大,很有可能伤身! 看轻你的人,教会你成长; 背叛你的人...
-
道德经32句精髓大气格言大格局不得不读
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世上再难做的事情,也有它好做的时候,人之所以成功大事就是从这件事情还是很简单的时候就开始去做了,做天下大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做成了,所谓大事也是从小事开始做起的,所以做大事、难事,成就大业都是从最简单的时机,从小事做起来的。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万事万物在没有形成之时就是“无”,自从能叫得出名时,也就是“有”时...
-
道家说缘
古有甘露不润无根之草,道不渡无缘人之说,说到我们道家讲求的缘分,有诸多方面,由以承付说为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承负者,前辈后辈相承负也,即“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前辈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恶,后辈受祸”。 第一,天道有循环,善恶有承负。 天道有循环,《太平经》云:“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财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
-
道家文化之道家和道学
“道家”和“道学”在历史上曾是何种意思,尤其“道学”究竟是宋明理学家首先使用的专有名词,还是道教原有的词汇,不可不加以辨明。 在古代,“道家”往往就指道教,甚至使用频率远过于“道教”。道教经典或入“神仙家”类,或入“道家”类。汉代学术分类,把专门论道的归入道家。《汉书·艺文志》著录“道”37家,最后一部是《道家言》。道教在东汉初起时,被人称作“道家”或“黄老道”。例如...
-
道家养生六字诀
“嘻嘘呵呼呬(si)吹(fu)”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这六个字奥妙无穷,不但可治好五脏的疾病,而且也可治疗身体机能的不调顺,例如,身体感觉到冷时,可以用“吹(fu)”来治。身体感觉热时,用“呼”来治。关节痛用“嘻”来治...
-
近代自称通读道藏第一人刘师培先生
近代诵读道藏第一人 近代第一位自称通读道藏的人是刘师培先生。 刘师培(1884年-1919年),字申叔,号左盦(庵),江苏仪征人。刘贵曾之子、刘文淇曾孙。著有《左盦集》八卷、《左盦外集》二十卷、《左盦诗录》四卷、《词录》一卷,及论经学(以小学、左传学为主)、史学(开创近代中国学术史体)、文学(主张“六朝文”,维护扬州学派骈文之文统)专著七十四种...
-
解读庄子长寿养生之道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庄子,在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的先秦时代,竟然活到了83岁,这在当时来说,不能不算是创下了高寿的奇迹。 庄子为何能如此长寿呢? 庄子云:“人之养生亦当如是,游于空虚之境,顺乎自然之理。”这里的“空虚之境”并不是寄情于虚无缥缈,而是说,要保持健康赢得长寿,须清心寡欲,遵循自然法则。 所谓“清心寡欲”,指的是决定长寿的主要因素在于人的思想情志。因此庄子十分推崇心境平和...
-
观舒桐闯帐听琴有感
恢复经典一折 老戏再放荣光——观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花脸名家舒桐《闯帐听琴》有感 10月28日晚,国戏风华系列演出·京剧《龙凤呈祥》唱响梅兰芳大剧院。当晚,演出阵容群星璀璨,来自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名师和优秀学生以及来自剧团优秀演员们强强联合、联袂出演,展现了学院派独有的表演风格和舞台风采,台下掌声连连喝彩不断...
-
西北大学专家学者一行到宝鸡磻溪宫进行道文化思想交流
2024 年 9 月 19 至 20 日,西北大学专家学者一行五人来到宝鸡,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道文化思想交流之旅。此次前来的有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茂泽,西北大学陕商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北大学秦商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宏新,长安道学社社长张红,陕西省道教协会官网主编付薇,《玄门道语》杂志编辑韩缓之。他们首先对宝鸡磻溪宫遗址展开考察调研...
-
胡岩宗教 迷信 风俗习惯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较之一个世纪之前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是宗教并未衰落,迷信也在发展。社会风险和个人生活不确定性的增加,催生出了现代迷信。不再找算命先生抽签卜卦的办公室一族,转而用计算机算命;不再以生辰八字谈婚论嫁的城市白领,改信星座之类,上互联网查验自己的婚恋前途或财运官运。失恋的失业的失宠的人当中,都有转而迷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