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代道教三一观新解敦煌本升玄内教经与玄门大论三一诀
一引言 《升玄内教经》和《玄门大论》是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下诏销毁道藏印版之后散佚的两部中古时期的道教典籍。 《升玄内教经》成书于南北朝末期,与当时的南方道派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1],在隋代颇受重视。《隋书·经籍志·道经序》云:“大业中,道士以术进者甚众。其所以讲经,由以《老子》为本,次讲《庄子》及《灵宝》、《升玄》之属。”[2] 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中发现了大量的该经写卷...
-
陈楠与神霄派
按:学养深湛是贫道最为佩服道学研究者之一。然而对于古人传道者的诸多说法,的确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下面引用的文章,便是一个范例。学者们不耐烦做道士当和尚,对于教内的事情往往不能从实际出发来考虑问题,评说之中略欠公允,贫道之说当为小疵吹毛尔。 从北宋张伯端始肇道教南宗丹法,其间经过近二百年的发展,历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方可谓正式形成内丹派南宗,后人谓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等五人...